專業(yè)的心理服務(wù)
平臺承諾 免費退改
歡迎來到壹點靈心理咨詢服務(wù)平臺專業(yè)的心理服務(wù)·放心的隱私保障
前天我從學?;貋?。我特別想我爸媽。當時正好是運動會,我腿痛喉嚨痛而且還咳嗽,所以當時比較敏感也渴望關(guān)愛?;丶业臅r候,我家的車停在巷子里,離一家奶茶店大概有幾百米的距離。我當時撒嬌想讓我爸開車送我到奶茶店,但是我聽出來爸媽語氣很不耐煩。這種落差感太大了,我當時就破防了。我后來在路上想,爸媽是不是覺得我煩?那我這么半個月來的等候到底算什么?回家后就把自己關(guān)在房間里,我媽剛開始還是跟我說讓我開門,后來就直接砸門踹門,吼著問原因,我知道她是因為我莫名其妙的生氣疑惑,但是我真的很討厭她一直想讓我開門。我只是想得到他們的關(guān)心,在他們眼里就是無理取鬧嗎?
您好,我是一點靈心理服務(wù)者,車道平
很高興能在這里回復(fù)您的問題。 從描述中能夠感受到您內(nèi)心的委屈和失望 ,半個月等來的爸媽卻沒能給到自己想要的關(guān)愛, 只是想喝一杯奶茶而已 ,卻感到被他們厭煩和嫌棄 ,這讓您感到特別失落和傷心, 爸媽不但不理解自己的感受反而發(fā)怒責怪自己 ,對此您感到很難過也很困惑,難道自己想得到父母的關(guān)愛有什么不對嗎?
從心理學角度來看,這里涉及了我們?nèi)祟惖母鞣N需求。 馬斯洛提出的【需要層次理論】,把人類的需要依此從低到高分為 :生理的需要 、安全的需要、 愛與歸屬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實現(xiàn)的需要 。 而您目前的情緒背后就是愛與歸屬感的需求未被滿足, 也就是您渴望被愛 、被關(guān)注的情感期待沒有得到回應(yīng)。 這也是一個孩子迫切希望與父母建立情感聯(lián)系的需求 。事實上 ,對您來說重要的不是那一杯奶茶, 而是父母表現(xiàn)出來的厭煩傳遞給您的那種被忽略的感受, 況且本身身體就不舒服 ,也希望得到父母的呵護和疼愛, 而這種變相的冷漠和拒絕勢必會讓您產(chǎn)生沮喪 、委屈、 難過的情緒反應(yīng)。
親子、婚姻家庭中的很多矛盾我都來源于溝通和交流障礙。 在這類親密關(guān)系中從來就不缺愛 ,而缺的是表達愛的能力和方法。 就如同心理大師薩提亞女士所提出的“一致性溝通”。 也就是說心里明明是渴望,嘴上表達出來的卻更像是排斥和拒絕, 我們總希望別人是自己肚子里的蛔蟲, 能夠覺察并且正確地回應(yīng)到自己的期待。 但現(xiàn)實是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思維模式和行為方式 ,不可能完全準確無誤地捕捉到對方的所有需求 ,就像父母沒有理解到您一樣,您也同樣沒有體諒到他們的內(nèi)心 ?;蛟S他們的腦海中正想著其他的急需解決的事情 ,說不定還是關(guān)于您的呢 。因此我們需要嘗試改變一下自己的思維習慣了:
1 ,覺察自我情緒的同時,試著感受下父母的情緒 。允許自己有落差和失望的心情, 但不將主觀情緒等同于客觀事實, 不讓自己的好心情被輕易破壞。
2 ,將“即時滿足”轉(zhuǎn)化為“延遲滿足 ”。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能如我們所愿, 適當降低期待 ,放棄任何事情都“必須…”“應(yīng)該…”的執(zhí)念 。
3 ,嘗試與父母進行合理有效的溝通 ,更多的去表達自己的感受、 原因和期待 ,讓父母了解您的同時您也可以更好的了解他們的想法。
希望以上的回復(fù)能對您有所幫助,謝謝您的信任!
你好,我是壹點靈心理服務(wù)者李琳,很高興能在這里遇到你,感謝你信任壹點靈的平臺,把自己心事分享在上面。
通過你的描述,我感受到了你是一個渴望得到父母關(guān)注和疼愛的孩子,你說的“半個月的等待”,一定是在住校吧,那么對于這個年紀的孩子,更是無比想念自己的爸爸媽媽,尤其是身體不舒服,更需要得到父母的關(guān)心。
我非常可以理解你因為“一杯奶茶”引起的不愉快,不是因為想喝奶茶沒被允許,而是期待著父母的寵溺,未被滿足的失望和難過,是這樣的?
回家后你把自己關(guān)在房間,而媽媽從喊你出來到砸門,踢門,大聲吼你,這一系列的結(jié)果導致了本來開開心心回家過假期的你也郁郁寡歡,得不償失。
這反應(yīng)了一個心理學效應(yīng)“踢貓效應(yīng)”,它描繪的是一種壞情緒的傳染,當一個人沉溺于負面或不愉快的是,當他把怒氣轉(zhuǎn)移給別人時,就是把焦點放在不如意的事情上,久而久之就會形成惡性循環(huán)。
我非常理解你想得到父母的關(guān)心,只是不會表達真實情感,被自己的情緒控制,說的話和行為就容易傷害到對方。其實爸爸媽媽也一樣,他們面對你的鬧情緒,沒有更多的耐心去試問你緣由,也用情緒去處理這件事情,讓你倍感受傷。
那么如何正面表達自己的情感呢?
好的表達需要分步驟,一步一步的娓娓道來。這樣對方才能夠充分理解你的意思。表達需求也需要有步驟,一般分為四個步驟:
一、陳述客觀事實,
“爸爸,我想喝奶茶”
二、表達感受,
“爸爸,終于放假可以回家啦,半個月沒見你們了,很想你們呀!”
三、解釋需求,
“剛開完運動會,我腿疼嗓子也難受,我多想買杯奶茶犒勞一下自己呀!”
四、提出請求: 爸爸,您能開車帶我過去買杯奶茶嗎?
有時候只要我們有效明白的說出具體事實和感受,就會更好的傳遞我們要表達的情感需求,那么就會事半功倍。當然,老師也鼓勵你掌握換位思考的能力,可以站在父母角度考慮事情,是不是父母遇到什么糟心的事情,而不是針對我的,對我的請求那么“不耐煩”?多一份理解,這樣心態(tài)上就會更加平穩(wěn),也不至于感到敏感受傷了。相信好的表達和好心情也會感染給別人的。
如果我的留言讓你有所收獲,或者不確定自己該怎么做,歡迎和我私信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