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有很多孩子都認為老師是教育他們的人,而且老師的話就是圣旨,所以才導致孩子會害怕老師,那么,孩子害怕老師該如何開導?
生活中有的孩子平時在家里挺活潑,性格也很開朗,可是一到學校便沉默寡言、蔫頭耷腦。他上課從來不敢舉手發(fā)言,看到老師就低著頭繞開,時間長了成績也開始下降了。這種孩子可能出現怕老師現象,該怎么辦?
不要對老師有負面的評價:
在平時對孩子的教育中,不要用老師來嚇唬孩子,讓老師這個人物在孩子的世界中變成恐怖、威脅的代名詞,讓孩子對老師產生誤解。同時也不要當著孩子的面去數落老師的不是,孩子肯定是站在父母這邊的,父母表達對老師的不滿會讓孩子不自覺站在老師對立面,對老師產生抗拒心理。
冷靜分析孩子產生抵觸心理的主要原因:
并采取適宜的方法予以解決。如果是屬于孩子認識偏激或行為錯誤時,父母要積極引導,如果是屬于老師處理問題存在片面性或有失誤時,父母要積極主動與老師交換意見,以化解孩子的抵觸心理。
培養(yǎng)孩子的同理心:
同理心即讓孩子學會站在他人的角度考慮問題和處理問題,創(chuàng)造情景讓孩子親身體會老師的難處,并在這個過程中改善師生間的關系,減輕或避免孩子對老師的抵觸情緒。切忌在沒搞清事實真相之前就簡單粗暴地批評孩子或對老師表示不滿。如有的家長一聽說孩子在學校不聽老師的話或頂撞老師,就不分青紅皂白給孩子一頓訓斥,也不給孩子講明道理。這既不能使孩子從中受到教育,也不能緩解師生間的矛盾,還增加孩子對老師的抵觸情緒;也有的家長對孩子一向很溺愛,不能客觀地看待孩子,覺得孩子什么都好,一旦孩子對老師有意見,就不加思索地指責老師。家長這種不經調查研究、草率表態(tài),一味地批評老師的做法,將助長孩子對老師的抵觸情緒,并對孩子的人格形成產生極壞的負面影響。
家長要和老師適當增加溝通:
有些家長自身就對老師有所畏懼,又怎能正確的要求孩子呢?家長要多從老師那里了解孩子近況,最好是叫上孩子當著老師的面夸他在家有多懂事,老師也會講孩子的優(yōu)點,這樣能樹立孩子自信心,讓他知道老師還是在關注自己的。
圖文來源于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