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yè)的心理服務
平臺承諾 免費退改
這位網友媽媽說:“5歲兒子,要玩手機。不給就說等你死了,手機就可以給我玩了”,媽媽很受挫,覺得這樣的孩子,讓自己不知該怎么教育了。
?
跟帖網友們紛紛表示孩子還小,不懂“死”是什么意思,童言無忌。
?
也有網友認為:3歲看到老,這樣的孩子天性涼薄。
?
那么從心理學意義上來看,這是怎么一回事呢?
?
5歲的孩子,大腦還未發(fā)育完全。也就是說他們很難控制原始的沖動,也很難區(qū)分那些是社會可以接受的行為,哪些是不可以的。
?
例如:中國傳統(tǒng)佳話-孔融讓梨。對于兒童來說,他們都想要自己喜歡的玩具,吃自己喜歡的食物。他們會不太明白,為什么要把自己喜歡的東西,主動讓給別人。
?
只有在接觸到家長、老師的教育灌輸之后,孩子才懂得這樣是符合社會期待的行為。
?
盡管把自己喜歡的東西主動謙讓出去,心里還是不情愿,也是不舒服的。但這樣可以獲得家長和老師的夸獎,也是被教育灌輸的正確行為。
?
久而久之,兒童的道德觀念(超我)也就發(fā)展了出來。孩子會表現(xiàn)得懂禮貌,講文明。
?
所以對于案例中的媽媽,即使孩子出現(xiàn)了“大逆不道”的言論,也不必太過擔憂。
?
因為你就知道接下來可以投入時間和精力,跟孩子講故事,幫助孩子建立道德感,告訴孩子什么是社會可以接受的行為,什么是不能接受的。
?
這個培養(yǎng)孩子“超我”的環(huán)節(jié),對孩子將來的成長,十分關鍵。
?
如果錯過了這個時間節(jié)點,等到孩子進入了青春期了,那家長就要付出大得多的代價。
?
這個10來歲的孩子,動手打媽媽,媽媽節(jié)節(jié)敗退,但仍舍不得對孩子動一下手,阻止孩子的行為。
?
孩子拳拳到肉,甚至抬腳踢媽媽的后腰。
?
10來歲男孩子的拳腳,已經有點力道了,媽媽被打得躺倒在地,孩子絲毫未感到自己行為不當,繼續(xù)對媽媽施暴。而爸爸在一旁全程拍攝。
?
到了這個階段,很顯然,父母已經無力招架,也確實不知道該怎么管束孩子了。這樣的孩子,可能就需要送去正規(guī)機構所屬的行為矯正學校。
?
讓孩子在專業(yè)老師的管理,和集體的影響下,慢慢重塑“超我”,并且整個家庭也可以進入家庭咨詢,發(fā)現(xiàn)父母在教育孩子上的問題。
?
因為孩子是白紙,父母才是作畫人。
同樣是5歲的男孩,從小被媽媽寵愛,一旦媽媽不滿足自己的需求,就掐住媽媽的喉嚨,揚言要殺死媽媽。
?
8歲男孩給同學塞老鼠藥,家長趕到后表示:孩子還小,還不懂。
?
眾多案例中,都可以看出問題兒童的家長,大多是給到孩子很多的愛,但在道德教育和管教上,是有缺失的。
?
這樣的孩子,到了青春期,容易走上違法的道路,斷送自己的前程。
?
對于家長來說,需要如何提前預見到未成年人行為不當的情況呢?
?
在《未成年人違法犯罪一書》中,解答了家長的困惑。
?
青少年犯罪通常出于以下動機:
?
物質利益。這樣的孩子往往出自于貧困家庭,由于父母的經濟條件難以滿足孩子的物質需求,所以孩子容易受到外界誘惑或煽動,產生犯罪行為。
?
對敵人的報復?!督K極囚禁》是一部描述校園霸凌的電影,其中被霸凌的學生策劃了一起報復事件,對欺負自己的學生進行了血腥的打擊報復。
?
同伴的認同。這也是為什么老師和家長都很在意孩子跟誰“混”在一起。
?
尋求性滿足。青春期對性刺激的好奇。
?
在孩子有“萌芽”事件時,家長就可以從事件中判斷孩子的行為動機。同時要注意自己作為家長的應對態(tài)度。
?
家長的這些態(tài)度,不僅不能幫助孩子,還有可能把孩子送上犯罪的道路。
?
這些不當的反應有:
?
否認責任。(這不是我家孩子的錯!孩子還小,他又不是故意的。).
否認傷害。(他沒想要傷害任何人。)
否認受害者。(這事是他們先來招惹我家孩子的。)
指責對孩子做出譴責的人(你們一個個大人,對著一個孩子較什么真呢?。?/p>
?
這些家長的態(tài)度,會把孩子送上危險的發(fā)展道路。
?
那么對于家長來說,除了教育自己的孩子,養(yǎng)成健康的超我之外,還需要教導給孩子避開危機份子的識別能力。
?
例如:不要跟有小偷小摸的同學有過多的交集,也不要去參與霸凌其他同學的事件,跟有相同興趣愛好或超我發(fā)展良好的同學在一起等。
?
為孩子報讀優(yōu)質學校也很重要,因為學校教育也會在孩子的發(fā)展過程中起到很大的幫助作用,也會有生理衛(wèi)生課,為孩子建立健康的性觀念。
?
邁克爾·G.特納博士,北卡羅來納大學夏洛特分校刑事司法和犯罪學系的教授和主任,也是《未成年人違法犯罪》一書的作者,在書中就指明:青少年可以避免走上歧路的重要能力之一是復原力。
?
復原力可以讓青少年保持適應力,能夠在困難面前堅持自己,發(fā)展為可以為社會棟梁。
?
一般青少年的復原力養(yǎng)成,與這三個要素相關:
?
兒童或青少年的個人屬性。這種個人屬性由早年與母親的互動質量決定。
?
在孩子八個月大的時候,母親如果不焦慮,并能提供給孩子高質量的關注與愛,這對孩子成年后的心理健康將產生持久的積極影響。
?
家庭內的氣氛和資源。家庭成員能夠相互關懷、支持。對彼此有期待,同時也能夠相互鼓舞。家庭能夠提供參與更多實踐活動的機會。
?
社區(qū)內現(xiàn)有支持系統(tǒng)的可用性和依賴性。這有點類似于“孟母三遷”的含義。
?
試想下,如果自家孩子是彈鋼琴的,社區(qū)鄰居里也有鋼琴家,例如:朗朗之類的,那么對于孩子也會有榜樣作用。
?
面對未成年人違法犯罪,我們只能未雨綢繆,借鑒司法和實踐中可取之處,盡可能去幫助哪些誤入歧途迷失的孩子。
另因創(chuàng)作需要,個別圖片引用自網絡,若有侵權,版權個人或單位不想本網發(fā)布,可聯(lián)系作者或本站,我們將立即將其撤除
掃碼關注壹點靈官方微信公眾號
新注冊用戶回復【優(yōu)惠卷】可獲得50元傾訴優(yōu)惠卷1張
另外還有精華版測評資料、治愈群等福利可以領取
專業(yè)的心理服務
平臺承諾 免費退改
放心的隱私保障
全方位的隱私保障制度 放心咨詢
服務時間:早8:00-凌晨2:00
掃碼關注
壹點靈公眾號
關注公眾號
下載APP咨詢
客服
熱線
APP
消息
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