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事問答優(yōu)質回復標準 開篇 咨詢師公益問答,是壹點靈提供的一項免費為來訪者解答心理問題的咨詢服務。 通過閱讀用戶留言中的困惑,咨詢師提供回復這一過程,一方面可以解決來訪者心理方面的簡單的困惑,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咨詢師增加個人曝光。 所以,如何更好地、精準又不失溫度地傳達咨詢師本身的想法,是和眾位咨詢師一起探討回復準則的目的所在。 希望這一篇文檔,能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咨詢師建立與來訪者之間更有溫度的關系。 基本原則 咨詢師回復時,基于幫助來訪者解決問題、獲得新的來訪者、吸引有相同困惑的來訪者、提供新的事件思考角度等不同的想法,會有不同的回復方式。 本指南是一般常規(guī)的咨詢師回復原則,諸位咨詢師可以根據情況,自行舍取。 回應問題,與來訪者共情是第一步,體會來訪者的感受。 “雖然你××,但是能夠感覺到你××”、“從你……中可以看出××,遇見××會產生這種感受是正常的……”、“××讓你……再加上……,我能理解你的感受”、“”等等。 絕大多數情況下,遇見問題的來訪者會產生“自我否定”、“自我厭棄”、“消極厭世”等負面的自我評價,體會來訪者的感受,與來訪者共情,可以幫助咨詢師跟來訪者建立更好的關系,同時,也能平緩來訪者的情緒。 善用使用第一人稱“我”“我們”和第三人稱“你”。 “你的感受,我曾經也產生過”、“你的痛苦”、“你想要……”、“遇見這樣的問題,我們都難免……”等等。“我”和“你”的使用,能夠使來訪者產生正在“對話”、“交流”、“被認真聆聽”的感受,一切關系建立之前,都需要能夠被體會到的真誠,尤其是在涉及到需要傾吐情緒和真實感受的情況下。 避免空泛的回復。 比如“采用方法去檢驗結果”、“我們終究需要理解,呵護,關愛”、“你就是最好的存在”、“不如調整一下自己,重新審視一下自己”、“親愛的,外面沒有別人,只有你自己”、“多么令人憐惜,委屈心酸一人擔”、“他人看不到你的任何波瀾!你依舊風輕云淡,清爽干凈”、“:你不是W,你就是你,獨一無二的你?!?br /> ——這些都屬于空泛的回復。我們不提倡這樣回應來訪者的問題,因為他無法真的幫助到來訪者,甚至可能會使他產生咨詢師“不知所云”的負面評價。 來訪者既然來求助,已然意識到了自己需要改變,但是,卻不知道該如何去改變,咨詢師需要幫助來訪者的,是怎么樣去意識到,“原來這件事情,我這樣去做就可以達到效果了,不妨試試”。實際的設身處地的可以嘗試操作的建議,會比空泛的回應讓來訪者產生更好的感受。 避免采用絕對化的說法。 比如“在不久的將來,你一定會出人頭地”、“產生問題了,都是雙方的原因”、“產生問題了,都是雙方的原因”、“有一天你會迎來自己的世界!”等等。絕對的說法在大多數情況下都是不準確的,尤其是在涉及到道德與價值的情況下,過度期許和絕對化的表達會讓來訪者產生“被評價”、甚至“被冒犯”的感受。 避免通過簡單的敘述對問題定性。 比如“什么是真愛,愛他/她本來的樣子”、“父母這個年齡,他們的一些人生觀,價值觀,人格都已經完全穩(wěn)定了”、“所謂投入不進去的事,其實都是你不想做的事”、“畢竟那是個媽媽”、“我們的母親都是會永遠把我們當小孩子,永遠想替我們做主”等等。 大部分被廣泛認同的“真理”,都是造成矛盾的原因之一。孩子知道媽媽都是為自己好,但是無法理解她的方式;應該愛一個人本來的樣子,可先愛上的是他表現出來的表象;人類到了一定年齡階段,很難接受新的觀點等等。這是大部分人都了解的“事實”,卻不是來訪者渴望被共情的部分。 更好的表達是“大部分人都覺得媽媽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孩子好,但在孩子的角度上……”、“雖然大部分人都認為,但……”、“新的觀點對于所有人來說,都不那么容易接受……”等等。 避免使用難以從字面上體會到意義的術語。 比如“你對自我的覺察”、“心理學上有個ABC理論,A是人,B是看法,C是行為態(tài)度”、“希望能正念療愈自己”等等。對于沒有學習過相關心理學知識的來訪者來說,要理解它們是需要一定時間的。我們不對這些詞匯的含義加以解釋或者用更通俗的方式表達的話,是會讓對方感到困惑的。 妥善使用“為什么”,多用“是什么”。 我們常常需要探索留言者問題背后的原因。我們想要知道他們“為什么”會做出某個行為、產生某個想法或觀點。這個時候,我們自然會問:“你為什么會這樣呀?”這并非是最優(yōu)的表達方式。更好的說法是:“是什么讓你這樣呀?” “為什么”比起“是什么”,更常見于“質疑”、“批判”等場合。它在“諷刺”、“挖苦”的情境里也時有出現。兩者相比,“為什么”帶有更加強烈的情緒色彩和攻擊性。我們不希望對方的回應停留在“解釋”的階段;我們希望通過回答我們的提問,他們能夠對自己行為或想法背后的“原因”進行探索和理解?!笆鞘裁础北绕稹盀槭裁础?,更能推動對方探索原因并針對那個原因作出改變。 避免給來訪者提出直接的解決方案或選擇。 比如,“這樣的男人,還是盡早離開吧”、“建議你不再把注意力放在這些事情上面,專注于學習,不要再跟那個女生糾纏”、“您需要跟過去說再見,不要讓那些不美好的東西絆住您”等等。 我們無法為來訪者判斷,什么樣的生活方式和選擇才是最適合他的。在幫助來訪者梳理情緒和感受時,更好的做法是“留在這個男人身邊,與離開他,兩者會讓你產生什么不同的感受?”、“有沒有其他的方式可以讓你專注于學習?”、“過去那些讓你產生不美好感受的事物,會隨著你做出選擇產生什么樣的變化?” 引導來訪者產生自己的思考和感受,會比直接給出建議和選擇,更能幫助他梳理自己的感受。 優(yōu)質問答回復范例 性與愛是成年人生活的必需品。你能考慮兩性關系的內核是什么,說明你思想日趨成熟。 您好,我是壹點靈的心理咨詢師藍奧,很高興和你聊一聊這個話題。 男女差異確實存在,但并沒有我們想象中的大,在大眾的觀念里,男性比女性在兩性關系上更加放任。然而,有趣的是,研究中發(fā)現,在對待性生活的態(tài)度上,最放任的男人與最保守的男人之間的差異,要遠大于男女放任水平的平均值之差。 事實上,男女兩性在關系中有著許多相似的需求: 1. 被尊重和被理解的需求:這一點無關性別。 2. 彼此忠誠的需求:對忠誠的需求來源于我們對安全感的基本需要。3. 個人空間的需求:不論男女,當個人邊界受到威脅時都會感到不自在和有壓力。 那么,在兩性關系中,如何求同存異,讓關系更美好呢? 既然兩性之間除了差異還有相似之處,那么我們便可以用求同存異的態(tài)度去處理兩性關系。具體來說,我們在與異性相處時可以多做這些事: 1. 換位思考:使對方感受到被理解和尊重,避免相互指責和矛盾升級。 2. 及時溝通:在換位思考的基礎上,你可以及時把自己的想法和需求告訴對方。 綜上所述,要實現兩性關系中的求同存異,藍奧老師建議,可以運用三種溝通技巧:精準表達、積極傾聽、避免攻擊。 感謝你對平臺和我的信任,希望我的回答能對您有幫助。如果還有疑問,歡迎私信我,或者預約我的咨詢,深入地解構問題,化解沖突,走出困境。 你好,我是壹點靈心理咨詢師馬艷華。感情遭遇到不好的結果,傷了人也傷心,痛苦也只有你自己面對??吹侥愕拿枋?,感受到你離婚后,心里難受、沒有精神,也理解你現在的心情。你有勇氣離開原來婚姻,也進入了新的婚姻中,看得出,你是喜愛生活的,渴望在新的婚姻中得到幸福。 可是生活中處處被老公否定,這種對你一味的打擊,對你心理傷害挺大的,讓你都不愿交際了,內心的能量在流逝,原來的你交際能力挺強的,人也陽光,你還是這有能力自我調整自己的心態(tài)的,你有這樣的優(yōu)勢資源, 你也能做到, 你可以找你信任的人,傾述、說說, 想想自己原來是這么陽光的人,找回你想要的狀態(tài),嘗試回想自己原來充滿陽光的樣子。 謝謝你的信任,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助到你,如有疑問可以私聊我 您好! 我是壹點零的咨詢師武玉榮。 根據描述,您再婚前后性格、精神狀態(tài)反差比較大。無論是生活、還是工作中都得不到現任老公肯定、鼓勵和支持。盡管自己也想回到從前,如陽光般燦爛,但就是提不起勁,就想一個人呆著。甚至還有更消極的情緒反應......很理解您及您的這種感受。 再婚本身就是一個比較重大的生活事件,也需要不斷磨合與適應。在這期間出現種種不適,很希望得到的關懷和鼓勵,卻往往以敷衍和責備告終;內心遭受挫折、進而失落。值得高興的是,意識到自己怎么了,就是改變的開始。當你開始想要改變現在的狀態(tài),開始相信自己會重拾自信、擁有更好的生活、工作的時候,就是你改變現狀的開始。 如果還有更多疑問,歡迎私信我。 從你的描述中,可以感受到你對“他刪除拉黑又重新加回來”這個過程內心的負面感受,你想要改變但又難以改變這個現狀,所以不知道該怎么做。 如果是這個問題的話,我們可以想一想,是什么導致他重復刪除拉黑又加回來? 是他喜歡用這種方式處理矛盾嗎?是你的處理方式觸發(fā)了他的回應嗎?還是有其他的可能性?這些難以通過你的字面了解到的回答,在困擾著你,影響你們的關系。如果回答完這些問題之后,你仍有其他的困惑,可以向我進一步的咨詢,我們一起來進一步了解事情的原因。 如果各位咨詢師有更好的公益解答建議和回復原則,歡迎隨時補充。
心事問答優(yōu)質回復標準
開篇
咨詢師公益問答,是壹點靈提供的一項免費為來訪者解答心理問題的咨詢服務。
通過閱讀用戶留言中的困惑,咨詢師提供回復這一過程,一方面可以解決來訪者心理方面的簡單的困惑,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咨詢師增加個人曝光。
所以,如何更好地、精準又不失溫度地傳達咨詢師本身的想法,是和眾位咨詢師一起探討回復準則的目的所在。
希望這一篇文檔,能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咨詢師建立與來訪者之間更有溫度的關系。
基本原則
咨詢師回復時,基于幫助來訪者解決問題、獲得新的來訪者、吸引有相同困惑的來訪者、提供新的事件思考角度等不同的想法,會有不同的回復方式。
本指南是一般常規(guī)的咨詢師回復原則,諸位咨詢師可以根據情況,自行舍取。
回應問題,與來訪者共情是第一步,體會來訪者的感受。
“雖然你××,但是能夠感覺到你××”、“從你……中可以看出××,遇見××會產生這種感受是正常的……”、“××讓你……再加上……,我能理解你的感受”、“”等等。
絕大多數情況下,遇見問題的來訪者會產生“自我否定”、“自我厭棄”、“消極厭世”等負面的自我評價,體會來訪者的感受,與來訪者共情,可以幫助咨詢師跟來訪者建立更好的關系,同時,也能平緩來訪者的情緒。
善用使用第一人稱“我”“我們”和第三人稱“你”。
“你的感受,我曾經也產生過”、“你的痛苦”、“你想要……”、“遇見這樣的問題,我們都難免……”等等。“我”和“你”的使用,能夠使來訪者產生正在“對話”、“交流”、“被認真聆聽”的感受,一切關系建立之前,都需要能夠被體會到的真誠,尤其是在涉及到需要傾吐情緒和真實感受的情況下。
避免空泛的回復。
比如“采用方法去檢驗結果”、“我們終究需要理解,呵護,關愛”、“你就是最好的存在”、“不如調整一下自己,重新審視一下自己”、“親愛的,外面沒有別人,只有你自己”、“多么令人憐惜,委屈心酸一人擔”、“他人看不到你的任何波瀾!你依舊風輕云淡,清爽干凈”、“:你不是W,你就是你,獨一無二的你?!?br />
——這些都屬于空泛的回復。我們不提倡這樣回應來訪者的問題,因為他無法真的幫助到來訪者,甚至可能會使他產生咨詢師“不知所云”的負面評價。
來訪者既然來求助,已然意識到了自己需要改變,但是,卻不知道該如何去改變,咨詢師需要幫助來訪者的,是怎么樣去意識到,“原來這件事情,我這樣去做就可以達到效果了,不妨試試”。實際的設身處地的可以嘗試操作的建議,會比空泛的回應讓來訪者產生更好的感受。
避免采用絕對化的說法。
比如“在不久的將來,你一定會出人頭地”、“產生問題了,都是雙方的原因”、“產生問題了,都是雙方的原因”、“有一天你會迎來自己的世界!”等等。絕對的說法在大多數情況下都是不準確的,尤其是在涉及到道德與價值的情況下,過度期許和絕對化的表達會讓來訪者產生“被評價”、甚至“被冒犯”的感受。
避免通過簡單的敘述對問題定性。
比如“什么是真愛,愛他/她本來的樣子”、“父母這個年齡,他們的一些人生觀,價值觀,人格都已經完全穩(wěn)定了”、“所謂投入不進去的事,其實都是你不想做的事”、“畢竟那是個媽媽”、“我們的母親都是會永遠把我們當小孩子,永遠想替我們做主”等等。
大部分被廣泛認同的“真理”,都是造成矛盾的原因之一。孩子知道媽媽都是為自己好,但是無法理解她的方式;應該愛一個人本來的樣子,可先愛上的是他表現出來的表象;人類到了一定年齡階段,很難接受新的觀點等等。這是大部分人都了解的“事實”,卻不是來訪者渴望被共情的部分。
更好的表達是“大部分人都覺得媽媽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孩子好,但在孩子的角度上……”、“雖然大部分人都認為,但……”、“新的觀點對于所有人來說,都不那么容易接受……”等等。
避免使用難以從字面上體會到意義的術語。
比如“你對自我的覺察”、“心理學上有個ABC理論,A是人,B是看法,C是行為態(tài)度”、“希望能正念療愈自己”等等。對于沒有學習過相關心理學知識的來訪者來說,要理解它們是需要一定時間的。我們不對這些詞匯的含義加以解釋或者用更通俗的方式表達的話,是會讓對方感到困惑的。
妥善使用“為什么”,多用“是什么”。
我們常常需要探索留言者問題背后的原因。我們想要知道他們“為什么”會做出某個行為、產生某個想法或觀點。這個時候,我們自然會問:“你為什么會這樣呀?”這并非是最優(yōu)的表達方式。更好的說法是:“是什么讓你這樣呀?”
“為什么”比起“是什么”,更常見于“質疑”、“批判”等場合。它在“諷刺”、“挖苦”的情境里也時有出現。兩者相比,“為什么”帶有更加強烈的情緒色彩和攻擊性。我們不希望對方的回應停留在“解釋”的階段;我們希望通過回答我們的提問,他們能夠對自己行為或想法背后的“原因”進行探索和理解?!笆鞘裁础北绕稹盀槭裁础?,更能推動對方探索原因并針對那個原因作出改變。
避免給來訪者提出直接的解決方案或選擇。
比如,“這樣的男人,還是盡早離開吧”、“建議你不再把注意力放在這些事情上面,專注于學習,不要再跟那個女生糾纏”、“您需要跟過去說再見,不要讓那些不美好的東西絆住您”等等。
我們無法為來訪者判斷,什么樣的生活方式和選擇才是最適合他的。在幫助來訪者梳理情緒和感受時,更好的做法是“留在這個男人身邊,與離開他,兩者會讓你產生什么不同的感受?”、“有沒有其他的方式可以讓你專注于學習?”、“過去那些讓你產生不美好感受的事物,會隨著你做出選擇產生什么樣的變化?”
引導來訪者產生自己的思考和感受,會比直接給出建議和選擇,更能幫助他梳理自己的感受。
優(yōu)質問答回復范例
性與愛是成年人生活的必需品。你能考慮兩性關系的內核是什么,說明你思想日趨成熟。 您好,我是壹點靈的心理咨詢師藍奧,很高興和你聊一聊這個話題。 男女差異確實存在,但并沒有我們想象中的大,在大眾的觀念里,男性比女性在兩性關系上更加放任。然而,有趣的是,研究中發(fā)現,在對待性生活的態(tài)度上,最放任的男人與最保守的男人之間的差異,要遠大于男女放任水平的平均值之差。 事實上,男女兩性在關系中有著許多相似的需求: 1. 被尊重和被理解的需求:這一點無關性別。 2. 彼此忠誠的需求:對忠誠的需求來源于我們對安全感的基本需要。3. 個人空間的需求:不論男女,當個人邊界受到威脅時都會感到不自在和有壓力。 那么,在兩性關系中,如何求同存異,讓關系更美好呢? 既然兩性之間除了差異還有相似之處,那么我們便可以用求同存異的態(tài)度去處理兩性關系。具體來說,我們在與異性相處時可以多做這些事: 1. 換位思考:使對方感受到被理解和尊重,避免相互指責和矛盾升級。 2. 及時溝通:在換位思考的基礎上,你可以及時把自己的想法和需求告訴對方。 綜上所述,要實現兩性關系中的求同存異,藍奧老師建議,可以運用三種溝通技巧:精準表達、積極傾聽、避免攻擊。 感謝你對平臺和我的信任,希望我的回答能對您有幫助。如果還有疑問,歡迎私信我,或者預約我的咨詢,深入地解構問題,化解沖突,走出困境。
你好,我是壹點靈心理咨詢師馬艷華。感情遭遇到不好的結果,傷了人也傷心,痛苦也只有你自己面對??吹侥愕拿枋?,感受到你離婚后,心里難受、沒有精神,也理解你現在的心情。你有勇氣離開原來婚姻,也進入了新的婚姻中,看得出,你是喜愛生活的,渴望在新的婚姻中得到幸福。 可是生活中處處被老公否定,這種對你一味的打擊,對你心理傷害挺大的,讓你都不愿交際了,內心的能量在流逝,原來的你交際能力挺強的,人也陽光,你還是這有能力自我調整自己的心態(tài)的,你有這樣的優(yōu)勢資源, 你也能做到, 你可以找你信任的人,傾述、說說, 想想自己原來是這么陽光的人,找回你想要的狀態(tài),嘗試回想自己原來充滿陽光的樣子。 謝謝你的信任,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助到你,如有疑問可以私聊我
您好! 我是壹點零的咨詢師武玉榮。 根據描述,您再婚前后性格、精神狀態(tài)反差比較大。無論是生活、還是工作中都得不到現任老公肯定、鼓勵和支持。盡管自己也想回到從前,如陽光般燦爛,但就是提不起勁,就想一個人呆著。甚至還有更消極的情緒反應......很理解您及您的這種感受。 再婚本身就是一個比較重大的生活事件,也需要不斷磨合與適應。在這期間出現種種不適,很希望得到的關懷和鼓勵,卻往往以敷衍和責備告終;內心遭受挫折、進而失落。值得高興的是,意識到自己怎么了,就是改變的開始。當你開始想要改變現在的狀態(tài),開始相信自己會重拾自信、擁有更好的生活、工作的時候,就是你改變現狀的開始。 如果還有更多疑問,歡迎私信我。
從你的描述中,可以感受到你對“他刪除拉黑又重新加回來”這個過程內心的負面感受,你想要改變但又難以改變這個現狀,所以不知道該怎么做。 如果是這個問題的話,我們可以想一想,是什么導致他重復刪除拉黑又加回來? 是他喜歡用這種方式處理矛盾嗎?是你的處理方式觸發(fā)了他的回應嗎?還是有其他的可能性?這些難以通過你的字面了解到的回答,在困擾著你,影響你們的關系。如果回答完這些問題之后,你仍有其他的困惑,可以向我進一步的咨詢,我們一起來進一步了解事情的原因。
如果各位咨詢師有更好的公益解答建議和回復原則,歡迎隨時補充。
感謝老師這樣專業(yè)規(guī)范的指導,特別受益,學習了。